close

【攝影‧撰文/吉眼瞇瞇:這次不變身了~】

nan goldin--1.jpg

 

  別誤會,這不是瞇瞇我,雖然我真的很多變(敬請期待,XD)。好啦,不亂哈啦了,切入正題。她是這幾期要介紹的主角,美籍攝影師-Nan Goldin,這張照片,是她的自拍影像。你一定在想,誰會把自己被揍得亂七八糟的醜樣拍下來,自拍不都是美美的黃金俯角45度嗎!?沒錯,讓我們來看看這張照片,既沒有夢幻的柔焦、也沒有遵循黃金角度,更糟糕的是,還打了死白的閃光燈,夭壽!種種跡象都告訴我們,事有奚蹺。

 

2.jpg 

常見的自拍長這樣 不同的角度一定都要來一張呀!你說瞇瞇我水不水勒(羞~~)?

 

What's the difference

  這張照片其實是Nan Goldin被男友施暴後的自拍,是張簡單的快照(snap shot),就只是看著鏡頭,攝影機「卡擦」一聲便完成了,不用多餘的技巧,也沒有任何修飾。乍看之下,第一眼很容易被照片中幾個強烈的視覺符號所吸引:滲血的眼球、鮮紅色的口紅、暗紅色的淤傷。再仔細看,原來滲血的眼球是新傷、暗紅的瘀青是舊傷,暗示著她長期性地受到伴侶施暴。然後,再停留數秒,將視線從那些傷口移開,擴大至她整個人的神情時,產生了一股違和感。因為她的臉上沒有痛苦、悲傷或憤怒的情緒,異常地平靜,這一切好像發生在別人的身上,與她無關。

 

  對Nan Goldin來說,這就是她紀錄自己的一種方式。在這張照片,她將自己化身為一個旁觀者,暫時從受虐的情緒中抽離,挾著距離,以冷靜、客觀的角度描繪自己。簡單地說,在Nan Goldin鏡頭下的自己,看不見表象的自溺與自艾,呈現出的是一種自我真實的「狀態」。在這種前提下,不同於一般自戀式的擷取只重視「水水的結果」,她的自拍行為更著眼於拍攝當下那個「自我看見的過程」。

 

  於是,瞇瞇試圖回想一下自己的經驗,的確,自拍總是個在歡愉的心情與場合下所進行的儀式性行為,當換了新髮型、當出去玩耍、當與三五好友聚會、當被種了草莓(我說的是一個愛看電影的朋友)、當做愛做的事(我說的是帥帥的冠c)......等,我們總會情不自禁無意識地一拍再拍,並且越拍越多。像這樣:

 

3.jpg 

新髮型、新心情(左:夢幻風的瞇瞇  中:愛上邱毅的瞇瞇  右:在時代尖端的瞇瞇)

 

4.jpg 

瘋狂自拍 聚會時,這真是個消磨時間的好方式。

 

  這樣下來,通常不脫幾個結果,一個呢,是每張照片都差不多,不知道要怎麼挑,索性全部放上相簿;另一個呢,就是怎麼拍都不滿意,清空記憶卡後,換個角度,再戰它個千百回!你/妳累了嗎?但我想還是很多人樂此不疲,畢竟年輕不要留白嘛!

 

5.jpg 

6.jpg 

 

  反觀Nan Goldin,她總在自己感到迷惘、害怕、無助時,拿起相機、拍下自己,不為誰而作,為的是看見更真實的自己。也正是這種動機的差異,讓自拍影像有了不同的意義,因為在日後一次次的觀看行為中,照片都將扮演誘發觀者本身與過去的自己對話的角色。白話一點,也就是說,當你六十歲再回頭看年輕時的自己,心裡的OS會比只是讚嘆自己以前有多美、多帥之外,多些更deeper的感受。只是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看見脆弱的自己,對吧!?所以,當我們無時無刻都可以自拍、相簿裡也越來越多自己的自拍時,很可能只是讓自己的臉越來越模糊而已。

 

  對瞇瞇來說,紀錄自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,而我選擇了和Nan Goldin一樣的工具,用影像來寫自己的日記。現在的我,雖然還是不免自戀、也總是戒不掉在聚會時大拍特拍,但同時,我也試著透過鏡頭,發掘自己的另外一面,那個更貼近自己的我。

 

7.jpg 

高中母校 企圖找回一絲絲年輕的熱忱

 

  你勒?

 

  好了!這期我們看了Nan Goldin的自拍,下一期,瞇瞇要帶大家去認識她鏡頭下的人物。另外,也會順便把揍她的男友照片公開喔!想吐口水的人要記得回來吐唷XD~~~

 

(謎之音:這樣有正經到嗎~~~SEE U!)

 

吉眼瞇瞇的攝影路上:

No.1 姿態I—trees & leaves—

No.2 【所思】:靜物,意義之所在

No.3 姿態II—trees & leaves—

No.4 旅遊攝影 in Malaysia(1)

No.5 旅遊攝影 in Malaysia(2)

No.6 Bye-bye耶誕,去印度教聖地拜拜

No.9 超級BB生死鬥:比口哀!比軟Q!!更要比人氣!!!

No.10 2009恐怖花燈!驚驚喔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uemark 的頭像
    cuemark

    【幻記號‧幻手寫】

    cue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